北二环安定门,独栋,独院商业综合体出租!
北二环安定门,独栋,独院商业综合体出租!
北二环安定门商圈作为北京老城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六百年古都的历史记忆与现代商业活力。这里既是中轴线文化带的北端门户,又是连接东城、西城、朝阳三区的枢纽地带,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文化积淀,正通过城市更新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北二环安定门,独栋,独院商业综合体出租!
商办楼宇商办楼宇2025年04月25日 06:55北京
北二环临街独栋出租(可独立冠名)
面积:6000平米
报价:1100万/年(可谈)
付款:押三付六、押三付十二(根据使用性质单谈)
格局:地上6层地下2层(详情见平面图)带电梯
适合:集团办公、酒店、展厅、高端餐厅等
特点:
1、紧邻二环主路 交通便利,
2、通燃气 可做接待,
3、20+车位,
4、一企一栋 私密性好,
5、近雍和宫,临河而建 上风上水,
6、产权 安全可靠,无抵押。
欢迎来电咨询:13811119290
编辑搜图
编辑搜图
编辑搜图
编辑搜图
编辑搜图
**历史文脉的当代演绎**
安定门得名于明清时期"安定门内大街"的军事防御功能,如今城墙遗址化作二环路绿带,护城河水系与地坛公园构成"一水一园"的生态骨架。地坛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祭祀场所,其方泽坛、斋宫等古建群与周边胡同肌理形成鲜明对比。2023年完成修缮的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,将传统养生智慧融入现代健康生活,成为市民晨练的热门去处。雍和宫大街改造工程则通过恢复传统建筑风貌、植入文创店铺,使这条通往藏传佛教圣地的道路重现"慢街素院"的韵味。考古发现显示,该区域地下仍存有元代大都城墙遗址,这种"层层叠压"的历史痕迹,正在地铁建设中被以数字化方式永久保存。
**商业空间的迭代升级**
商圈内三大商业体呈现差异化发展:安定门HUI通过引入%Arabica咖啡、观夏香氛等首店品牌,打造"新中式美学体验场";地坛西门的新辰里购物中心以"家庭生活中心"定位,整合盒马鲜生、儿童教育等业态;而更北侧的和平里天丰利市场则保留着老北京菜市场的烟火气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4年开业的北京首家茑屋书店落户于此,其选址的考量正是看中周边五道营胡同、国子监街形成的文化磁场。数据显示,该商圈工作日客流主要依赖周边3公里内的常住人口,周末则吸引大量文化旅游人群,这种"本地生活+文旅消费"的双轮驱动模式颇具特色。
**交通系统的立体优化**
作为地铁2号线与5号线的换乘节点,安定门站日均客流达12万人次。2024年实施的"安宁街区"计划,将非机动车道拓宽至3.5米,并增设智能停车引导系统。值得关注的是连接奥森公园与中关村的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道,其南延线在此设置枢纽站,骑行爱好者可经护城河绿道直达钟鼓楼。公交站点15分钟可达协和医院、北大医院等三甲医疗机构,这种适老化交通设计契合区域老龄化人口占比达28%的现状。未来随着地铁12号线开通,商圈辐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至望京商务区。
**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**
面对7.8万常住人口与42个老旧小区的更新需求,安定门街道推行的"院落公约"制度颇具示范性。通过居民议事会协商,史家胡同47号院成功将违建车棚改造为共享花园,这种微更新模式已复制到32个院落。针对区域内18处文物腾退难题,首创的"共生院"模式让非遗工作室与居民住宅和谐共存。2025年初投入使用的街道养老照料中心,引入AI健康监测系统,其"中央厨房+社区送餐"服务覆盖半径达1.5公里。商圈内还活跃着57支社区志愿服务队,"安定门大妈"成为基层治理的亮丽名片。
**文化消费的新场景构建**
五道营胡同的迭代堪称城市更新的经典案例:从早期酒吧街到如今集合了Metal Hands铁手咖啡、失物招领家居店的复合空间,商户更替率达65%却始终保持着文化调性。国子监街的"敬人纸语"工作室将传统造纸术转化为文创产品,毗邻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则推出"进士IP"系列盲盒。夜间经济方面,地坛书市升级为全年运营的"书香世业"文化街区,联合三联韬奋书店打造24小时阅读空间。商圈全年举办的地坛文化庙会、汉服节等活动,年均吸引游客超200万人次。
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,安定门商圈正以"文化金三角"的姿态,与隆福寺、前门形成差异化互补。其发展困境亦值得关注:商业设施面积仅占朝阳大悦城的1/3,停车位缺口达1200个,历史风貌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平衡仍需探索。但正是这种"小而美"的特质,使其成为解读北京城市更新的鲜活样本,在古都文脉传承与现代生活诉求间,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复兴之路。